真假恶性肿瘤现真身甲状腺FN
患者吕某,64岁,平素体健,无放射区接触史,医院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占位(TI-RADS:IV级)。医院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左叶恶性占位,建议手术治疗。对于平日里自认为身体很健壮的吕某及其家属来说,这个事实有些接受不了,在其家人共同商量之后,决定来到我院预行手术治疗。
患者术前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描述:
甲状腺左叶大小、形态正常,于甲状腺左叶中部近前被膜处可见低回声区,范围约15×5m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CDFI示其周边可见短线样血流信号。
双侧颈部II、III区可见淋巴结回声,左侧其一大小约8×4mm,右侧其一大小约12×5mm,呈椭圆形,皮髓质分界清晰,CDFI示内可见门型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甲状腺左叶低回声区,炎症可能?其他待排?
双侧颈部可见淋巴结,考虑反应性增生。
超声如图所示:
其他检查:
(患者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因前后两次超声检查结果不同,患者更加焦虑,下一步需要怎么处理?严重困扰这患者及其家属,经过细致的沟通,患者最终决定先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待细胞学结果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回示后,再行决定治疗方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
1、核对病人信息,结合凝血四项、术前四项结果,告知病人FNA风险、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
2、嘱病人平卧位,颈部垫高,高频超声选择甲状腺左叶为穿刺点,标记,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15cm范围皮肤,铺无菌治疗巾。术者带无菌手套,取2%利多卡因5ml逐层浸润麻醉,直达甲状腺被膜边缘。细针从穿刺点进入皮下后,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缓慢推进,至目标处反复抽吸,拔出穿刺针,推出抽吸物涂片,并将剩余标本放入生理盐瓶中进行BRAF基因检测。穿刺点再次消毒后用敷料覆盖。
3、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术后安返病房,穿刺标本嘱其家属送检。
(甲状腺FNA所用21G细针)
(载玻片上推出细针内抽吸物)
(抽吸物于载玻片涂抹均匀并用固定液固定、送检)
术后分子病理科细胞涂片及BRAF回示:
临床医生结合细胞学涂片、BRAF基因及我院超声结果,确诊吕某甲状腺左叶为炎性改变,逐决定给予抗炎、观察等保守治疗,后患者复查甲状腺无明显异常。
总结:
随着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对甲状腺的体检意识也不断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FNA)是一致公认的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金标准。
根据版的中国“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甲状腺FNA适应症如下:
1、直接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有恶性征象者均可FAN检查。
2、直径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FNA,如存在下述情况之一可考虑FNA(70%-90%恶性风险):(1)超声提示结节有恶性征象;(2)伴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3)童年期有颈部放射性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4)有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的病史或家族史;(5)18F-PET显像阳性;(6)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病人及家属经常会有疑问,甲状腺恶性结节FNA后是否会导致肿瘤扩散?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恶性肿瘤的种植转移不但与肿瘤性质有关,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且超声引导下FNA所以使用的穿刺针为23G的针,组织损伤小,吸取的组织藏于针芯中,无肿瘤扩散之虞。同时在超声的引导下定位准确,实时显示,灵敏性高,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种植转移的风险。我院超声科介入组开展甲状腺FNA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术者:宋洁李琮宇
编辑:宋洁
审核:李潜
- 上一篇文章: 甲状腺穿刺术一
- 下一篇文章: 甲减与甲亢的症状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