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体检忽视的癌症早期
案例一,59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没有心脏病史、平时无任何异常症状,却突发心梗去世;
案例二,26岁的小伙子醉酒后不省人事,医院发现为突发脑出血;案例三,45岁的公司职员,体检未发现不良症状。一个月后却猝然昏倒,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健康体检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可是明明按时做常规体检,身体没有异常,却突发疾病死亡,或是做体检时发现身体不适,却已发生病变。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
可见,虽然常规体检也提供了多种套餐服务,但整体来看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针对性,更多的是面向群体;只能对已出现的临床病变进行诊断和检查,即辨病体检,在疾病的预防上,特别是在一些无明显前兆的疾病的预防上还显得薄弱了一些,例如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
3%缺血性中风患者可出现心肌梗死,1/3患者可反复多次发作。约有10~2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在随后1年内出现难以逆转的脑梗死,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出现缺血性中风后1个月内。
而在中风后的五年内,每个中风患者里面有30个会再度中风。二次中风后,后遗症以及肢体的残障程度通常明显严重于第一次,甚至会发生死亡。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让人防不慎防。
对于预防中风、降低中风的风险,现代科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研究发现,人体存在多个中风易感基因(如PDE4D),携带这些易感基因的人中风危险或易感自然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当这些基因中的位点(如rs、rs)发生突变时,人体容易中风。此外,近期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预防中风基因PHARTR1,该基因不仅能预防中风,还能让人远离偏头疼和心脏病,这一突破性发现为预防和治疗中青年人中风提供新思路。
相对常规体检,基因体检可以清楚、准确地告知人们体内基因与疾病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检测了解个体的基因缺陷,找出疾病易感基因,提前按照科学的健康评估制定最佳的保健方法和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和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本期带大家进一步了解不同癌症在筛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1、肿瘤大小芝麻大小,难以察觉
〉
肿瘤初期可能只是芝麻大小或直径小于1厘米的肿瘤,常规体检和X线胸片检查很难察觉,即使有小阴影也很难以与炎症等良性病变区别。因此医生常常开消炎药,提出继续观察的建议。这是因为,一段时间的动态变化更能反映是炎症还是肿瘤,良恶性等性质。
〈
2、肿瘤恶性程度数月之间,已成晚期
〉
某些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从发生到发展至晚期只要几个月的时间。浸润转移是癌症中最危险的因素,一些原发灶很小的恶性肿瘤,在早期可能已经发生了血行扩散和淋巴结转移。例如未分化小细胞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生长迅速转移早,X胸片发现肺部小结节时可能已经发生了全身广泛转移。
胰腺癌
胰腺癌,作为“万癌之王”,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
肝细胞癌
对于肝细胞癌,发现到转移可能只要几个月时间,如果没有及早发现和治疗,发生转移后就可能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对于这类病程短发展迅速的疾病,在常规一年一次的体检中很难及时发现。
〈
3、组织特性早期无症状,发现已晚期
〉
很多早期的癌前病变或者癌症,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不会对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而细微的影响也可能由于时间长而产生适应性反应。例如体表无痛性生长包块,可能为肉瘤的早期症状;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皮肤黄疸,提示壶腹周围癌。胰腺癌由于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多数患者发现时属于晚期,严重影响预后。
肝
肝脏细胞对痛感不敏感,正常情况下,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肝脏有问题,此外,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即使大范围的肿瘤生长,也可能不会明显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病人也难以及时发现自身病变。
肺
在肺癌筛查中,有90%是早期,医院做临床检查,只有不到20%是早期。
可见在筛查中可发现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变,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早干预和早治疗是完全不影响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
4、生长位置病灶隐蔽易漏诊
〉
胰腺癌、卵巢癌、纵膈肿瘤等生长在内脏较隐蔽部位的早期病灶难以通过简单的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癌早期的胸部X射线片检查中,肿瘤与心脏及纵膈阴影重叠也会导致漏诊。
脑肿瘤经常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往往自认为是感冒发烧、咽喉疼痛、高血压等小病,也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从而耽误治疗时机。
〈
5、经济考虑普通体检不能替代癌症筛查
〉
很多人认为,已经参加了体检,考虑到经济因素就没有必要参加癌症筛查。但癌症筛查的专业性和精确性是普通体检替代不了的。
肺癌肿瘤发展到一定大小时,常规体检的X线胸透才能发现。也有人没有选择一些与肿瘤等有关的项目,如彩超、外科检查等。其中彩超检查率很高,达90%以上。
另外,有些体检中心在体检套餐中,并非全部覆盖基本的肿瘤标志物,如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癌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近年来,许多体检机构都增加了与肿瘤相关的检测项目。
〈
6、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来可以……
〉
很多患者的一些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误以为小病,随便开点药吃,长期可能缓解了症状,却忽视了病根。
女性体检报告中存在“纤维瘤”、“乳腺结节”、“小叶增生”等早期症状,医生大多会写上“建议门诊进一步检查或随访”,很多人认为这是到一定年纪后都会有的现象而忽略,虽然这些早期的症状癌变的几率很小,但是如果引起重视,可以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此外,还有一些体检项目如胃肠镜,肛门指检等,由于心理因素不能接受而忽略。实际上,肛门指检能初步检查是否有直肠癌的病变。或者认为自身的肝脏没有任何异常,就不选择这方面的癌症筛查而忽视。
与此同时,针对易感基因,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可以更大程度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对个体进行保护。
就是通过唾液提取基因进行检测。为个人提供全套的遗传基因信息档案,全面反映人体当前以及未来的健康状况,还可以提示身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促进合理用药。
然后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以及健康咨询服务。然后通过有效的预防,尽量让本来有可能生病的人不生病或延缓病变。
对疾病最有效的预防就是了解自身的特点改变生活方式进行科学有效地健康管理,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都具有可干预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体检能与基因检测相配合,会更有针对性,更有临床参考价值。
有任何需求或疑问,请直接在怎样能治好白癜风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文章: 指甲的形态和颜色中,隐藏着这些健康提示
- 下一篇文章: 癌症早期警报,各种身体信号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