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
作者:张洁,欧阳艳红(医院病理科)
来源:当代医学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年1月~年2月收治的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甲状腺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显着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4,疾病高发年龄为31~50岁,共例,占49.22%。甲状腺疾病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0.63%。结论:手术前进行细针穿刺诊断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中冷冻诊断难度较高,但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显着高于细针穿刺,尤其在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因此,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组织结构等资料给予综合判断。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病理活检对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1]。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存在多种病变同时存在的现象,因此,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程度进行准确诊断对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2]。本文对收治的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甲状腺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医院年1月~年2月收治的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为39.7岁。
1.2方法
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或进行术中冷冻诊断。将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继而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将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对冷冻病理标本给予OCT包埋,使用恒温冷冻切片机进行切片,并给予快速HE染色。分析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结果。
2、结果
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中,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显示,女性患者显着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4。本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高发年龄为31~50岁,共例,占49.22%。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中,例(67.97%)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82例(32.03%)为甲状腺腺瘤,其中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6例(10.16%),嗜酸细胞腺瘤12例(4.69%)。
比较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0.63%,见表1。
表1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外形完整较为规则,呈近圆形,有薄而完整的纤维包膜,腺上皮细胞染色深,较密集,纤维组织较少,(见图1、2);滤泡性腺瘤的瘤细胞小,排列成条索状或小片状,有较多滤泡,有少量不完整的滤泡状腺腔散在,有较多呈水肿的疏松纤维间质,间质量较丰富,呈水肿或粘液变性(见图3、4);嗜酸性细胞腺瘤的瘤细胞大而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有嗜酸性颗粒,排列成索状或巢状,也可形成不完整的滤泡腔(见图5、6)。
3、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病理活检对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1]。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存在多种病变同时存在的现象,本文分析甲状腺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发现,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显着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4,疾病高发年龄为31~50岁,共例,占49.22%。甲状腺疾病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0.63%。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3]。临床病理诊断中发现少数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尤其是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易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具有厚薄不均的包膜,甲状腺滤泡在结节内受到挤压[4];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具有明显的滤泡增生复旧现象,同时存在淋巴细胞浸润,包膜内外的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发生钙化、坏死、出血改变的发生率高于甲状腺腺瘤;而腺瘤中发生囊性变的几率显着高于单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瘤[5]。发生囊性变时,病变组织发生液化,少数病变组织有变形的滤泡残留,使包膜内外的组织结构对比较为困难。因此,囊性变增加了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难度。临床实践显示,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包膜外滤泡组织出现增生复旧改变,而腺瘤包膜外是单纯受压的正常组织,对囊性变的组织进行仔细,准确的取材,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即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进行正确鉴别。
细针穿刺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捷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很广泛应用,但其诊断假阴性较高,对且滤泡性腺瘤的准确诊断相对困难[6]。本文通过比较冷冻诊断与细针穿刺诊断发现,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的诊断难度较大。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诊断不明确的有24例(9.38%),其中12例(4.69%)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在部分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患者的组织样本中,细胞形态异型性不明显,依靠明确的血管与包膜浸润进行确诊。而在临床病理科的实际工作中,通过细针穿刺进行组织样本取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患者病变组织结构无法全面观察,与周围组织形态也不能进行准确比较,再加上取材时对组织的挤压,使细胞发生形态改变,进而造成形态特征出现变化,给临床病理的准确诊断造成困难,尤其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准确度与可靠性均较低。通过本文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相对于细针穿刺诊断,手术中冷冻切片具有更好的组织结构与细胞学的形态特征居于较大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对于恶性甲状腺疾病可将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获得较多的临床资料,在取材时选择多点,多方向取材,降低临床误诊的发生率。
本文选择的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数多于甲状腺腺瘤。有报道显示,甲状腺腺瘤存在过诊断现象,特别是境界清楚的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7]。但是,临床也有数据相反的临床资料。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多存在缺碘的现象,而本文选择的临床数据中不能准确显示患者碘缺乏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地区分布与甲状腺疾病发生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对部分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地区分布,因此,在对甲状腺疾病进行发病机制研究时可适当选择地区资料作为相关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手术前进行细针穿刺诊断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中冷冻诊断难度较高,但其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显着高于细针穿刺,尤其在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因此,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组织结构等资料给予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王庆明。甲状腺疾病例病理分析[J].病理与临床,,47(29):92-94.
[2]WangN,XuY,GeC,etal.Associationofsonographicallydetectedcalcificationwiththyroidcarcinoma[J].HeadNeck,,28(12):-.
[3]邢春艳,董立武,王晓红,等。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36(15):-.
[4]张素婕。例甲状腺疾病的l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6(7):73-74.
[5]蔡丽玉。甲状腺结节的病理诊断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0,16(3):66-67.
[6]曾红春,姚兰辉,宋建兵。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30(6):-.
[7]帅志刚,陈海东,侯以岸,等。甲状腺癌例诊治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15(2):.
- 上一篇文章: 甲状腺腺瘤的发现与检查
- 下一篇文章: 身上长出包块,一定是肿瘤吗云南省肿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