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中医药是晚期癌症治疗手

时间:2020-10-10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5次

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中医药是晚期癌症治疗手段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在中医药的治疗下,‘带瘤’也能延长生存时间。”第三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周岱翰接受采访时称,“综合治疗”是中西医的共识,中医药治癌是继手术、放射、化疗后的重要措施,亦是晚期癌症的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积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已有“瘤”的病名,这是迄今中医记载肿瘤最早的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神农本草经》列举治“痈肿”(急性化脓性感染)“瘿瘤”(甲状腺肿瘤)等抗癌中药并沿用至今。本世纪初,中医肿瘤学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周岱翰出生于广东汕头的医学世家,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并成为中医师。在从医过程中,他发现中医中药在治疗癌瘤患者有疗效,例如,许多鼻咽癌颈部转移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皮肤溃烂,用清热解毒等法常获疗效;曾尝试用清热凉血类中药治疗白血病,疗效满意。

年,周岱翰筹建肿瘤研究室并开设肿瘤专科门诊,这是中国内地较早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研、医疗机构。

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超过半世纪,周岱翰开拓岭南中医肿瘤学,提出“带瘤生存”新理念,“带瘤生存是指中晚期肿瘤病人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之后,病人常见的出血、癌痛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瘤体稳定、不再明显扩散,此时治疗目的在于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之所在”。

中医的肿瘤学整体观认为,人体本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统一,认为发生于局部的癌瘤都与其全身阴阳失衡有关,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周岱翰认为,总体来看,中医治病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从这点上看,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医健康观面对今天防治日益严峻的恶性肿瘤,仍然是较为先进的医学模式”。

周岱翰及其弟子曾用纯中医治疗过一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患者是一名56岁的澳大利亚女性白人,经纯中医药治疗4年半而愈,随访23年未见肺癌复发或转移,至今仍健在。年,此病例经海外杂志发表后,引起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jbzs/1116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