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问题解答

时间:2017-9-11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患者或家属向我咨询甲状腺的相关问题,现将最常见的几个问题与大家解答。

1.一提到甲状腺癌,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甲状腺,那么,什么是甲状腺,它有什么功能呢?

答:甲状腺是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侧,甲状腺侧叶呈上尖下宽的锥体型,大小约5×2×1.5cm,成人甲状腺重约30克。分左右侧叶及峡部,锥体叶:胚胎时期甲状舌管的残留物。同时,在其后方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神经通过,喉上神经:分感觉支和运动支。喉返神经:分前支和后支。一旦损伤会声音嘶哑。甲状腺背侧还有2对4个甲状旁腺,调节钙的代谢。

功能:甲状腺主要是合成、贮存、释放甲状腺素。滤泡上皮吸收碘化物→与蛋白结合,将碘化物氧化为碘→与酪氨酸结合形成甲状腺球蛋白→贮存在滤泡中。机体需要时,甲状腺球蛋白→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T3、T4。是机体的正向调节激素。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增加全身细胞的氧消耗和产生热量;增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尤其在儿童时期促进脑和长骨的发育。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区别。

2.目前,甲状腺癌大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答:1.概况: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国内外均逐年递增,甲状腺癌好发于女性,通常女性患者为男性的2~4倍。.统计资料报告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女性甲状腺癌5年前美国占第三位,上海为第五位,1年前美国占第一位,上海为第三位。

我国在甲状腺癌诊治上相对混乱,虽有一不完善的诊疗指导规范,但执行起来很困难。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发病年龄高峰不同,乳头状癌多见于30~39岁,滤泡样癌多见于30~49岁,未分化癌则多见于70岁以上患者.甲状腺癌中较多发的为乳头状癌,约占4/5。乳头状癌在任何年龄中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多发,且女性发病率远大于男性,比例约为2.5:1,在地域分布上表现为产煤产油的地方多发。从近年来,在大庆地区临床上看,甲状腺癌发病率还是较高的。

6.甲状腺癌是怎么产生的呢?

答:致病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程较长,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公认的有放射线、遗传因素等。近年来大家对放射线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尤其是日本广岛核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均造成当地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上升。

(一)电离辐射早在年Doniach实验时即发现用放射线可诱发鼠甲状腺癌。以后的大量研究证实儿童期有头颈部放疗史者所诱发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儿童甲状腺对放射线更敏感。放射线所诱发的甲状腺肿瘤往往是双侧性,一般潜伏期为10-15年。

(二)缺碘与高碘缺碘一直被认为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其所诱发的甲状腺癌以滤泡样癌为主,多见于我国内陆地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富碘饮食亦是甲状腺癌高发的诱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富碘饮食地区,也是我国甲状腺癌高发地区,主要以乳头状癌为主。其致病原因可能是缺碘而引发的甲状腺滤泡过度增生而致癌变,或由于长期的高碘刺激甲状腺上皮而致突变

(三)癌基因及生长因子许多动物及人类肿瘤的发生与野生型基因序列的过度表达突变或缺失有关,目前有关甲状腺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的重点有以下二类:1,多肽生长因子1)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2)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akegrowthfactorIGF)3)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oidgrowthfactorEGF)等。2,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与甲状腺癌已有报道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分离出RET/PTC癌基因,H-ras,K-ras及N-ras等癌基因的突变形式也已在多种甲状腺肿瘤中被发现。

(四)性别与女性激素甲状腺癌发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近年研究显示,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主要是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因而当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尚不明确。

(五)家族因素在一些甲状腺癌患者中,常可见到一个家族中一个以上成员同患甲状腺癌。文献报导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比例中家族性占5%-10%,通过对10号染色体RET突变的基因检测,有助于家庭成员中基因携带者的诊断,可考虑对其进行预防性手术治疗;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亦不少见,占所有髓样癌的25%,可单独发生或与其它家族性癌症综合出现,如Gardner综合症及Cowden病。此外,近些年来国内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伴有癌的几率明显上升,文献报道约为20—60%,医院报告为23%,其机制尚不清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7.得了甲状腺癌应该怎么治疗?

答:治疗:在治疗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内分泌及碘、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对于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均应行全甲状腺切除+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碘治疗;对于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我院多采取患侧叶+峡叶切除+同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除。北京、医院有时行对侧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碘治疗。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行清除术,对于单侧癌是否行双侧甲状腺切除争议很大,因单侧癌全甲状腺切除后对侧癌出现的概率约2—90%不等。

对于碘治疗前提是全甲状腺切除或双侧近全切除术后。碘治疗应用于a.消灭局部可疑亚临床病灶b.消灭有可能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灶c.预防或消灭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灶。对于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灶后应手术切除为主,碘不能消灭已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灶。

3.我们怎样才能预防甲状腺癌呢?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怎么能及早发现它呢?

答:肿瘤的预防还是坚持三级预防的原则,甲状腺癌也不例外。在预防上我们应提倡以定期查体为主,B超是主要手段,其准确率可达80-90%,穿刺也是诊断的手段之一。对于B超较明确的甲状腺乳头癌,建议直接手术,术中冰冻,不建议穿刺。穿刺适用于可疑癌的病灶。

4.平时我们经常听到,谁得了“大粗脖子”,就会有人告诉多吃的海产品,补碘。那么,碘和甲状腺癌有什么关系呢?

答:对于碘盐的问题尚无明确的定论,沿海地带尿碘明显高于正常值标准。大庆也可能是高碘地区。但对于儿童,不能服用无碘盐。因碘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对于骨骼、智力发育起到很大作用。儿童缺碘可能导致佝偻病、呆小症的发生。

5.在日常生活中,辐射可能无处不在,对甲状腺可能产生影响,请专家谈谈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答:对于婴幼儿慎行X线、胸透检查;若行胸透检查,注意保护性腺及甲状腺。因放射线对于婴幼儿甲状腺具有致癌作用。

主持人:得了甲状腺疾病,也做了手术,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1.药物治疗,2术后随访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敤涓嵂娌荤枟
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鏉冨▉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jbzs/777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