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感冒,发烧秋季谨防亚甲炎
进入秋季,气候渐渐变凉,呼吸道感染疾病病人渐增,喉咙疼痛、发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得了咽炎或感冒,可服用消炎药、感冒药却不见好转,直到疼痛难忍、高烧、脖子大,到医院看医生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得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还有不少亚甲炎患者甚至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延误治疗。近年来,亚甲炎患者比过去明显增多,这与大家对它的陌生和忽视有很大关系。夏秋季是亚甲炎的高发期,出现颈前疼痛等不适时,你可要提高警惕了。
什么是亚甲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甲状腺的一种炎性疾病,此病发病年龄多见于30~50岁中青年女性,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6倍。
目前认为亚甲炎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1~2周常伴有感冒样的症状,早期首先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压痛及放射痛,在病后的一周内,约50%的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怕热、多汗、心慌、手抖等。中期偶有出现怕冷、嗜睡、乏力、浮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恢复期症状可逐渐好转,如治疗及时,患者症状可完全缓解。
因为亚甲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诊,所以当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甲状腺局部症状较轻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而当患者以怕热、多汗、心慌等甲亢症状为主,而甲状腺疼痛较轻时,又易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故有上述病症表现的患者,对于抗感染治疗、抗甲亢治疗效果差时,应警惕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陌生而又多发的亚急性炎症
亚急性甲状腺炎虽然不如甲亢和甲减为大家所熟知,但现在患这种疾病的人并不少见。顾名思义,亚急性炎症是一种介乎急性和慢性炎症之间的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既不像急性发脓性甲状腺炎那样起病急骤,又不同于慢性甲状腺炎那样缠绵难愈。但不要误解,这三种炎症并非疾病的不同阶段,而是完全不相同的疾病。
亚甲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在夏秋季肠道病毒发病高峰期尤其容易发病。该病并不传染,但在某些地区患病人群较为集中,可能与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流行性有关。
遗传因素也可能在亚甲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临床上可见到家庭成员共同发病的情况。
疼痛发烧易被误诊
疼痛和发烧是亚甲炎患者最痛苦的问题。甲状腺位于颈前,患者逐渐或突然发生颈前疼痛,转颈、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到同侧头面部如耳、咽喉、下颌、头顶、后脑枕部等部位。有的患者疼痛较重,服止痛药不能缓解,但也有患者仅轻微疼痛。症状不典型时容易漏诊或误诊。
亚甲炎发烧多在午后开始或加重,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甚至高烧到39摄氏度以上,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可自行消退。患病时甲状腺会肿大、有结节,而且肿块较硬,有时被误诊为肿瘤。甲状腺肿痛常常先累及一侧,后又发展到另一侧,此起彼伏,而亚甲炎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在治疗后能完全消退。如果炎症缓解,肿块不消,就要检查是否还存在其他甲状腺疾病。
除了疼痛和发烧,亚甲炎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由于甲状腺被炎症破坏,组织中储存的激素大量释放入血,初期会出现甲亢,患者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等。亚甲炎甲亢与普通甲亢相比,程度轻,时间短,约3周~8周,不需要服用他巴唑等治疗甲亢的药物。
慎用激素杜绝抗菌素
亚甲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作为强有力的非特异性抗炎药,治疗亚甲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用上激素后停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少亚甲炎患者在服用强的松几个月以后,一旦减药或停药,甲状腺就会又开始疼痛和发烧,病情反复。激素服用时间长还有其他副作用,如发胖成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血液黏稠等。还有些患者即使已停用激素,但仍总感觉颈部不适疼痛,这与患者机体对激素产生了一定生理性和心理性依赖有关。因此,亚甲炎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激素或谨慎使用激素治疗。
为了预防亚甲炎的发生,可适当服用菊花茶、金银花茶、板蓝根冲剂等,还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亚甲炎发病期间饮食宜清淡,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和海产品等,治疗期间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亚甲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行康复,这也是内分泌众多疾病谱中为数不多可以治愈的疾病。对该病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规范化治疗可以减少复发率。在此提醒大家平时注意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避免呼吸道感染,从而预防亚甲炎发生。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喜讯我院获批成立柳州市甲状腺防治工
- 下一篇文章: 临床常见肿瘤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