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老年性关节炎有哪些老年人的隐

时间:2021-11-12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指导专家

袁放

主任医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和风湿免疫性疾病(痛风、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周二下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雷延昌

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兼任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SCI收录期刊《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编委。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0余年,擅长病毒性肝炎等多种原因的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重型肝炎肝衰竭和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8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25日上午,“九九重阳——医院与您健康相约”大型公益活动之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系列讲座在医院8号楼B1层阶梯教室继续进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袁放主任医师、神经外科龚杰副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雷延昌副主任医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老年人常见关节炎的鉴别与诊断》《老年人隐形的杀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肝病的诊治》三场讲座。

这个月一直到10月27日,每个工作日都将举办老年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欢迎大家参与。

袁放

《老年人常见关节炎的鉴别与诊断》

老年性关节炎知多少?

风湿病是一个很大的疾病谱,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等一大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雷诺病、风湿性多肌痛等余种。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腕、肘、肩、膝、足和踝、颈椎等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的关节。症状表现为晨僵、痛与压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即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包括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等。据WHO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0%。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60%~70%。根据WHO预测,到年中国骨病患者将达到1.5亿。骨关节炎已成为导致人类残疾的第一大疾病,称为“不死的癌症”。

痛风性关节炎也比较常见。痛风是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过饱和状态的单水尿酸钠(MSU)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常于夜间出现,急性发作,在6~12小时内快速达最大程度,

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常见,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堪称“疼痛之冠”。但第一次发作时,即使不治疗也会在3~7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故曰痛风。

龚杰

《隐形杀手: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小心这个隐形杀手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说是老年人的隐形杀手。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怎么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外伤史,尤其当前额或后枕撞伤,脑组织容易在颅腔内移动,撕破大脑表面的小静脉引起出血。这种外伤可能是轻微的,如摔倒,磕碰等。跌倒,摔一跤,年轻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对老年人来说,则有可能关系生死。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人。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

另外,脑萎缩、硬膜下积液、脑动脉硬化、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剧烈咳嗽等也可能引起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这么几种表现,无症状期:轻微外伤后,血肿较小,出血缓慢,可能维持几天到数月;轻微症状期:头晕、乏力、智能下降、走路不稳、嗜睡,肢体轻度偏瘫症状;加重期:肢体偏瘫或瘫痪、意识淡漠(就是问话没有反应)、大小便失禁、癫痫(就是羊癫疯)等,严重者甚至引起昏迷或危及生命。

老年人不小心摔倒或者磕碰,千万不要怕麻烦,医院就诊。

雷延昌

《老年肝病的诊治》

老年肝病别大意

老年肝病有一定的特点。目前,老年乙肝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抗乙肝病毒治疗也有一定特殊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抗病毒广泛应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乙肝上升,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我国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分别为60%和80%,乙肝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年发生率分别为2~10%和0.5%~1.0%。乙肝消失已发生肝硬化的仍可发生肝癌。

老年丙肝发病率也比较高,同样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丙肝可以治愈,但可再感染。

另外老年人常见的肝病包括以下几种:

酒精性肝病,饮酒的酒精量80g/日,持续10年及以上(女性量减半);有酒精性脂肪肝;谷氨酰转肽酶异常升高;易导致肝硬化。

药物性肝炎,近年来逐渐增多。跟中草药和保健品受到推崇有一定的关系,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风湿、解热镇痛药物、抗甲状腺、抗糖尿病和前列腺药物等均可能会对肝脏产生影响,一般详细追问病史才能发现。

脂肪肝在老年人中也比较多见。肥胖和高脂血症患者比较常见脂肪肝,症状和肝功能损伤相对较轻,谷氨酰转肽酶异常升高,不易导致肝硬化,但是潜在有心血管风险。

自身免疫肝病女性多见,20岁左右的或4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发病隐匿,自然病程长,多伴有全身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类风湿和炎症性肠病,常发生肝硬化才被发现,不易确诊。

老年人平时需要注意查看体检时的肝功能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编辑:菲 审核:洁

来源: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

感染疾病科

采写:宣传中心吴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预约挂专家号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lctx/1311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