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病
疾病简介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故又称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者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胚胎期或婴儿期发病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成为痴呆侏儒,称“呆小病”或者“克汀病”。
基本概述较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重度者可出现皮肤被粘多糖浸润而产生的特征性非凹陷性水肿,如特征性粘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粗糙、面色苍白、眼睑、脸面浮肿,眼裂狭窄、睁眼费力、唇厚舌大、毛发稀疏、干枯脱落,眉毛外1/3脱落,声音嘶哑、单调如蛙声、听力下降、畏寒肢冷、智力减退、嗜睡或失眠、眩晕、动作迟缓、失调、食欲减退、大便秘结、气短乏力,指甲脆而增厚,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跟腱反射迟缓,性欲减退,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不孕等代谢降低之症状。
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过食生冷,寒积胃脘,损伤脾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水谷精气不充,脾肾双亏。久病或新疾,用药不当,苦寒太过,吐泻失度损伤脾胃,耗伤阳气。过度劳累,房室不节,纵情色欲,损伤肾气,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肾阳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减,导致虚劳、水肿。
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由甲状腺、垂体、下丘脑的功能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饮食中碘不足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增生肥大。因为碘缺乏,甲状腺细胞过度激活增生以便从血液中吸取更多的碘,最后导致甲状腺增大。母体在妊娠期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致甲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也都可导致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成人甲减最常见原发于甲状腺本身的损害,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的后期发展结果所致,是40岁以上女性较多患成人甲减病因。其次因甲亢进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核素治疗引起的甲减,偶尔见于甲状腺痛颈部放射性治疗后,急性甲状腺炎等,除甲状腺本身疾病外,少数可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而发生甲减。
(一)、甲状腺发育异常:
常见于甲状腺缺如或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异位等。多有家族倾向。
(二)、甲状腺病变:
由于甲状腺病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主要有:
①甲状腺炎。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主要原因,产生甲状腺抗体,引起甲状腺滤泡破坏,最后机化萎缩所致,称之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缺碘而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最终也可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
③结节病。约有10%累及甲状腺,也可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④甲亢中的自发性甲减。可能系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三)、下丘脑病变
某种原因所致下丘脑功能减退而引起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最后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减少。
(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由于某种原因如产后垂体坏死萎缩、肿瘤压迫、手术或放射损伤、各种感染及颅内血管病变等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临床常见于席汉氏病及西蒙氏病。
(五)、其它:
如果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萎缩以及硫脲类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量而抑制了过氧化物酶,阻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临床表现一、成年型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均为1: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怕冷、少言乏力,表情淡漠、唇厚舌大,皮肤干燥发凉,眉毛稀疏外1/3脱落。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窦性心动过缓。厌食、腹胀、便秘。性欲减退,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可出现溢乳。典型症状如下:
(1)一般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
(2)特殊面容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松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
(3)心血管系统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久病后心肌纤维肿胀,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阳性)沉积以及间质纤维化,称甲减性心肌病变。患者可出现明显脂代谢紊乱,呈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β-脂蛋白血症,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因周围组织的低代谢率,心排血量减低,心肌氧耗减少,故很少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有时血压偏高,但多见于舒张压。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倒置,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4)消化系统患者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5)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有如慢性关节炎。偶见关节腔积液。
(6)内分泌系统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久病不治者亦可闭经。紧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质醇降低。原发性甲减有时可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或Ⅰ型糖尿病,称Schmidt综合征。
甲减分类(一)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类
1.原发性甲减(primaryhypothyroidism)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且90%以上原发性甲减是由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I治疗所致。
2.中枢性甲减(centralhypothyroidism)由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的甲减,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其较常见的原因;其中由于下丘脑病变引起的甲减称为三发性甲减(tertiaryhypothyroidism)。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
(二)根据病变的原因分类
药物性甲减、手术后甲减、I治疗后甲减、特发性甲减、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等。
(三)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分类
临床甲减(overthypothyroidism)和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
临床诊断一、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血清TSH均升高。主要见于:
①先天性甲状腺缺如;
②甲状腺萎缩;
③弥漫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④亚急性甲状腺炎;
⑤甲状腺破坏性治疗(放射性碘,手术)后,放射性碘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低、甲减(主要指永久性甲低、甲减)。
⑥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先天性酶缺陷,缺碘或碘过量);
⑦药物抑制;
⑧浸润性损害(淋巴性癌,淀粉样变性等)。
二、继发性甲减患者血清TS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病、垂体瘤、孤立性TSH缺乏;下丘脑综合征、下丘脑肿瘤、孤立性TRH缺乏、炎症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原因。
三、周围性甲减少见,为家庭遗传性疾病,外周靶组织摄取激素的功能良好,但细胞核内受体功能障碍或缺乏,故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效应减弱。
四、促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由于甲状腺对TSH有抵抗而引起的一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请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 上一篇文章: 解读2015医师资格考试新大纲必看
- 下一篇文章: 科普自身免疫性肝炎那些您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