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个热爱大海和阳光的人,聊了下理想生活

时间:2022-6-29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我朝月亮吹起口哨,叫它升起,

让它变成一场伟大的爱情。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罗马尼亚)

文丨呆呆图丨呆呆

清晨七点不到,菊米准时抵达西冲海边,在沙滩上散步、拍照,看流云和阳光的变化;稍晚一些时间的下午,距离她14公里外的桔钓沙海边,白春山已经在观察风向,准备扬帆出海;而在他们所在的这片海的海底下,是沈晓鸣经常潜水看珊瑚礁的地方。

菊米、沈晓鸣、白春山都是在呆呆朋友圈多年的人,三个人在大鹏三个不同地点守住同一片海而生活,这么多年来,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节奏中,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慢生活方式,且热爱着,因为喜欢。

这几天,找机会和他们聊了下,特别开心,特别是菊米,她现在所过的生活确乎就是呆呆梦想的生活方式,而她内心的从容和淡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非常少见。

01

菊米在海边的慢生活

(菊米在院子里逗猫。)

“这是今天加班的奖励”。前几天,菊米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几张天边绚烂晚霞的照片。

对于菊米来说,大自然是她现在打交道最多的东西,翻她的朋友圈,全是她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岁月静好,仿佛不在深圳,而她确乎又在深圳多年。

菊米,南澳西冲海边鹤薮村的民宿主,她的民宿叫福喜妹慢生活客栈,走进她的民宿院子,满眼都是花草,民宿的墙上也大部分空间都爬满了爬藤植物,这样的地方,走进去,心就有慢下来的感觉。

年,菊米和朋友去西冲海边玩,看到有人在做海边民宿,当时吸引她的不是民宿本身,而是民宿可以带院子,这个对她来说非常吸引。于是她决定留下来,租一栋带院子的小楼,按照自己喜好布置出一间间漂亮的房子,在房间里放上她全世界淘来的各种物件。后来就把前院改成慢生活院子,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但是随着院子里花草的增加,她对花草的兴趣日渐浓厚,就开始做植物研究,开辟了一个大院子,种下更多的花草,还萃取花中的纯露,会做冰淇淋的她顺便做成了一款纯露冰淇淋,目前在圈子内卖出了自己的名气。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有一次,她剪下院子里的玫瑰,路过的姑娘问,这些玫瑰剪下做什么呢?她说,插在房间的花瓶里。姑娘觉得好奢侈,菊米顺手把手里的玫瑰送给了她。对她来说,院子里花太多了,插花也是生活的常态。

(菊米的院子。)

和大海的关系,对走过中国和世界很多海边的菊米说,海边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谈不上特别向往,但是大海又不可或缺,住在海边不远,她也没有每天去海边。但是前年时候,听说某开发商要进入她的村子做旧改,鹤薮村是个古村落,已经多年,菊米看到条幅的时候,意识到可能要失去这里海边的生活了,那一段时间,她开始每天早上都去海边散步,在沙滩上行走,看太阳升起,观察光照和云影每天的不一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慷慨。当时,菊米在跟人学摄影,摄影老师教她可以带些小物件去海边拍摄,她就带了三只国外带来的手工猫,放在沙滩上各种拍摄。

然而有一次,她在沙滩上忙着去拍日出了,转头看时,放在沙滩上的三只手工猫被海浪冲走了,找了几天都没找到,这个事情对她打击很大,很久都没再去海边看日出。后来,山竹台风来了,沙滩被毁坏,直到前不久,海滩才重新恢复,上个周末,她陪来住民宿的朋友去海边,特别感慨,觉得大自然真的有太多无言的东西,让你愿意去亲近。

(西冲的海。)

说起在海边生活的日常,菊米说更多在院子里陪猫,种花,剪花,客栈的客人,一开始是被朋友圈吸引去的朋友,后来就是喜欢大海和院子的陌生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这里度假,还有很多年轻人来冲浪,她觉得整个人类都对大海充满了喜悦,回到海边和自然里,这是人类和大自然交汇的一种方式。

我问菊米,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菊米回答,“对我而言,现在的状态就非常理想,我有阳光、花园、海浪这几点都足够了,其他的东西都是可选项,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在海边,如果能再换一些不同的海边场所就最好了。”

(喜欢她的院子,多放两张图,以上图片来自菊米提供。)

02

沈晓鸣在海底待过小时的人

(沈晓鸣有个很有名的网名:白小刺。)

沈晓鸣有个很有名的网名,白小刺,他曾经是媒体人、知名民间摄影师,而今是深圳海洋图书馆馆长、“潜爱”珊瑚礁保育机构创始理事,他的图书馆在官湖村附近的IDTOWN,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沈晓鸣在这里建了一个海洋图书馆,藏书已经高达册。

呆呆早年知道他是因为他的摄影作品,拍摄了很多我们看不到的深圳和深圳人,后来,看他开始做保护珊瑚礁的公益活动,有一天,又看到他在众筹海洋图书馆图书的活动,然后还把这件事做成了,且规模不小。

最近见他,是在碧桂园心海天誉的一个小型活动上,他带来了雷切尔.卡逊的一本描述海边生活的诗集给大家朗诵,雷切尔.卡逊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如果说起《三体》里《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大家就会恍然大悟。

沈晓鸣说,他搜集和海洋有关的文学书籍时候发现,很多文豪的作品都和在海边生活过有关,例如前面提到的雷切尔,年轻时候就经常在海边观察海鸟和海底的鱼,她的很多文字都在描写海洋生物;而雨果离开巴黎去海边小岛住的那七八年,也是一个作品高产期;海明威就更不用说了,《老人与海》如此经典,和他在海边生活也分不开;另外就是村上春树,也一直住在海边。他开玩笑说,如果你有个作家梦想还是早点搬到海边来居住。呆呆感觉,住到了海边的沈晓鸣又多了一个诗人的身份,他每天读书,也会读诗,有时候还自己写诗。

除了在海边读书,沈晓鸣现在的大部分日常也和大海有关,他一直在海底拍摄和观察深圳海底的珊瑚礁,并呼吁人们爱护大海、保护深圳海底珍贵的珊瑚礁群。那天在活动上,他告诉大家,深圳是全国一线城市里唯一一个有珊瑚礁资源的城市。珊瑚礁过了厦门就不长了,所以北京、上海就没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梅沙出去不远的一个海岛附近,就有珊瑚礁,而且深圳的珊瑚礁有二、三十种,非常难得,珊瑚只会长在清澈的水里,和深圳东部海边的洋流有关系。”沈晓鸣说。

作为一个常年海下潜水的人,沈晓鸣建议大家多去学潜水,特别是在大梅沙居住的,珊瑚就在身边,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他说自己很喜欢去海底,目前在海底的总计时间超过了小时。

沈晓鸣最新的朋友圈是,他动手设计了一条大蓝鲸,找了焊接师傅,做出了一条巨大的蓝鲸,用于放置在今年中国杯帆船赛现场,给大家扔矿泉水瓶,提醒大家,保护海洋,不要乱扔垃圾。

这个和呆呆差不多年纪的男人,摄影、潜水、研究海底生物、写诗、手工……,貌似无所不能,怪不得那天讲完后,现场就有人成为他的迷妹,求他的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xgyy/1372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