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Chi尖波JianDDWI
每个病例都有值得复习的知识点。
患者,女,58岁,因“进行性智能障碍10余天,四肢间断性抖动3天”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无家族史。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少语,反应迟钝,对答不切题,时间定向力、空间定向力,人物定向力差,近记忆力、远记忆力差,计算力差(-7=?),能执行部分命令,眼球各项运动充分,无眼震,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肢体痛觉对称存在,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下肢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总结下来,患者属于快速进展性痴呆疾病谱。
快速进展性痴呆
快速进展性痴呆(RapidProgressiveDementia,RPD)是一类快速进展的痴呆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往往在数周至数月内发生的严重认知功能减退,一般不超过2年。
快速进展性痴呆的病因-midnights原则
m-代谢性:(Wernicke脑病、维生素B12缺乏症)
i-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桥本氏脑病、狼疮脑病)
d-退行性:(DLB、FTD、CBD、PSP,通常慢性病程,但有时可出现亚急性或快速进展)
n-肿瘤性:(大脑胶质瘤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i-感染性:(HIV脑病、神经梅毒、CJD)
g-内分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
h-遗传性:(亨廷顿病、CADASIL、MELAS、成人起病的脑白质营养不良、成人多聚葡萄糖体病、成人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着症)
t-中毒性:(铋中毒、锂盐中毒、CO中毒迟发型脑病)
s-血管性:(硬脑膜动静脉瘘、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脑深静脉血栓、血管性痴呆)
其他的包括: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慢性创伤性脑病等。
其中CJD占50%!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输血前全套、甲状腺功能全套、自身免疫性脑炎、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阴性。
头颅MRI-DWI:
DWI可见枕叶皮层沿脑回弥散受限,左侧明显,呈“皮层绸带征”,双侧尾状核头部及左侧壳核弥散受限。
这种所谓皮层“绸带征”或“花边征”或“飘带征”所涉及的疾病甚多,不下十几种,但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就6种,包括3种疾病和3种状态。
皮层绸带征
3种疾病
1CJD
这没什么好说的,第一次听说“绸带征”“花边征”“飘带征”就是从CJD开始。
任彦.《朊蛋白脑病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2
自免脑
这种情况文献报道还不少见,但至今临床上还未遇到。
吴慧等.《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抗体脑炎一例》.
这是国内16年报道的一例抗AMPA受体脑炎(皮层有DWI高信号病灶,但似乎看上去不太明显)。文中指出,在边缘性脑炎中,“皮质绸带征”这种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并不少见。
再看2例明显的:
《异病同像:难以鉴别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克雅病》.丁香园神经时间.
3
MELAS
一般MELAS的影像学特征为不符合血管流域,病灶存在多灶性、进展性、可逆性、游走性等特点。MELAS对称性的还是很少见。
SyuichiTetsukaetal.ImportanceofDistinguishingBetweenMitochondrialEncephalomyopathyWithElderlyOnsetofStroke-LikeEpisodesandCerebralInfarction.JClinMedRes.;9(9):-
3种状态
1低血糖脑病
低血糖脑病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有类似的影像。
任彦.《朊蛋白脑病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影像学方面,这类患者存在类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细胞毒性水肿。在急性期,低血糖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皮质坏死、脑回肿胀和脑沟消失和与之相关的T2和Flair高信号,以及DWI-ADC图像上的皮层弥散受限。病灶多位于顶枕叶皮质,但也可见于基底节、丘脑、海马和杏仁核等部位。对于缺少清晰血管分布,或存在双侧病变的患者,应警惕低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可能。
2
高氨血症
成人高氨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如肝功能衰竭、丙戊酸脑病、鸟氨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典型的影像如下图:皮层花边征,且多累及岛叶、扣带回皮质。
48岁男性,因爆发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入院,住院期间出现神经功能恶化与意识水平下降、姿势异常、癫痫发作。血氨浓度为μmol/L。《读书笔记.1》.神经病学驿站.
3
癫痫发作
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
64岁女性,因进行性头痛、恶心和嗜睡4天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显示左侧偏盲,左侧视觉和触觉忽视。脑电图证实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a~c)治疗前病灶,可呈高灌注(d~f)治疗后病灶消失。《一文知晓:6种易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混淆的疾病》.医脉通.
《DWI高信号只有脑梗死?还有这7种疾病需掌握》.丁香园神经时间.
癫痫发作的急性MR影像特征被称为一过性围发作期MRI异常。这些异常都是可逆性的脑部病变表现,其在癫痫急性发作期或发作后立即发生,以癫痫持续状态更常见,没有特定血管分布特征,但与癫痫灶及其周围组织相关,并可有同侧丘脑受累。灌注成像可显示发作期的致痫区呈典型高灌注表现,并同时伴有弥散受限;而在发作后阶段会表现为低灌注。
该患者进一步完善脑电图检查:
背景活动可见持续性1.5-2.5Hz周期性尖波。
周期性尖波复合波
CJD的脑电图典型表现是周期性尖波复合波(PeriodicSharpWaveComplexes,PSWC),而非我们常说的三相波(三相波通常第二相为一个突出的正相波,脑电图中正相电位波峰向下,如下图)。而CJD的PSWC在脑电图上是突出的向上的尖波。
《一文掌握脑电图上的三相波》.医脉通..10.21
一般在sCJD早期表现为双侧α波活跃,伴有不规则的θ波及δ波,间歇性出现有节律的δ波,这些变化多数为弥漫异常,无特异性。随病情进展,慢波逐渐增多,可出现特征性的周期性同步放电,表现为广泛性、左右同步或不同步的爆发性异常波,这里强调的是周期性。
但这种改变也可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如中毒代谢性脑病、桥本脑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路易体痴呆等。PSWC对早期诊断不够敏感,病程中晚期(8-12周)才会出现典型改变。
该患者完善遗传性朊蛋白PRNP基因测序未检测到PRNP基因外显子编码区的致病性突变。
根据年CJD的欧洲推荐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①痴呆;②小脑或视觉症状;③锥体或锥体外系;④无动性缄默。
(2)辅助检查:①脑电图表现为PSWC;②脑脊液中14-3-3蛋白阳性(病程<2年);③在DWI或FLAIR序列中尾状核、壳核或至少两个皮层区域(颞-顶-枕叶)异常高信号。
很可能CJD:具备(1)中的任意两项和(2)中的至少一项;
可能CJD:具备(1)中任意两项且病程<2年。
确诊需要行脑活检或尸检发现海绵状改变和PrPSc。
该患者:快速进展性痴呆+肌阵挛+DWI皮层绸带征及纹状体高信号+周期性尖波,临床诊断为很可能的sCJD。
而中国克雅病诊断标准
该患者病程后期出现无动性缄默,也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
克雅病(CJD)
克雅病(CJD)属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朊蛋白病相关疾病家族中的一员。属于该疾病家族的还有库鲁病、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和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Str?ussler-Scheinkerdisease)。其他一些累及动物且广为人知的TSE还包括牛海绵状脑病(BSE)、猫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
人类朊蛋白病疾病谱
CJD是快速进展性痴呆原因之一,是由朊蛋白这一特殊病原体引起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可传播性、退行性疾病,病理表现为一种海绵状脑病。CJD全球流行,年发病率为1-2/万,常见发病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病程约5个月,85%的患者1年内死亡。
发病机制
朊蛋白为一种正常细胞蛋白,由位于第20号染色体上的朊蛋白(PRNP)基因编码,共有个氨基酸组成。正常的朊蛋白PrPc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高度表达,为富含α螺旋的可溶性细胞膜糖蛋白,能被蛋白降解。其生理功能未明确。
PrPSc是PrPc的异常异构体,由于空间结构不同,不可溶解且不能被蛋白酶降解,易在细胞内形成淀粉样沉淀。由于朊蛋白基因PRNP突变、老年、应激、紫外线或者某些药物可导致PrPc空间构象改变,转换成PrPSc,而PrPsc是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能与正常PrPc结合,可以诱导结构改变,将PrPc转化成PrPsc,导致病情持续加重恶化。
CJD分型
根据发病原因,CJD可分为4型:
①sCJD:散发型
②fCJD:家族型
③iCJD:医源型
④vCJD:变异型
其中85%为sCJD。
fCJD是由PRNP基因的多种突变引起,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iCJD主要是由于使用污染的脑深部电极、注射人脑垂体生长激素以及角膜移植等而引起。
vCJD与食用牛海绵状脑病污染的生物制品有关。影像学特征性为双侧丘脑DWI高信号,即曲棍球征,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但脑电图上没有周期性尖波复合波的典型表现。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CJD的核心症状:快速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常在痴呆的基础上合并肌阵挛、视觉或小脑障碍、锥体/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无运动性缄默症等症状。
EEG显示特征性的周期性尖波复合波,为特异性同步放电。
MRI-DWI:存在两个以上皮质异常高信号“绸带征或花边征”和(或)尾状核/壳核异常高信号。DWI高信号最早出现在发病后一个月。
脑脊液检查:14-3-3蛋白阳性。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中最需要和自身免疫性脑炎鉴别,特别是VGKC抗体脑炎。它与CJD可以有非常相似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自免脑除了可以出现皮层绸带征,还可出现尾状核和壳核DWI高信号,因此更需要和CJD鉴别。
《异病同象:难以鉴别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克雅病》神经时间,-07-20。
这是一例58岁男性,因间断性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和面、手抽动2~3月就诊于外院,头颅MRI提示右侧尾状核,壳核,双侧颞叶内侧面(左侧明显)T2WI/FLAIR高信号,DWI上右侧尾状核和壳核也为高信号,而ADC正常。患者血钠稍偏低(mmol/L),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无殊,但14-3-3蛋白阳性。
外院诊断为CJD。2月后,患者出现全面性发作,先前症状进一步加重,入院后观察到频繁的面、手抽动(起初认为是肌阵挛),每次持续0.5~2秒,无相应的脑电图改变,考虑为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但视频脑电图确实也捕捉到数次颞叶癫痫发作。
患者行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查,发现VGKC抗体升高,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最终诊断:VGKC抗体脑炎。
荷兰的一项对14年时间(~)共例怀疑CJD的患者尸检研究发现,例确诊为CJD,而余下的例中,有22例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见,CJD诊断时鉴别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当重要。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对于预防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临床实用性操作来说,可以简单把CJD的核心知识点总结成一个等式:痴Chi呆+尖Jian波+D(DWI)=CJD。
王乾成那些神经病
- 上一篇文章: 最强就医指南医院治疗最
- 下一篇文章: 东院之窗前进中的脑病睡眠科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