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后一定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吗

时间:2021-11-4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702.html
铜川市糖友之家-04-03

================

患糖尿病后一定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病例,占眼部视网膜病变病例总数60%以上,是导致糖友失明的主要原因。

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部症状与其眼底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早期视网膜病变眼部可以无自觉症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概率不容小觑

有病友会问:是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曾经一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万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

①患糖尿病后5~9年,约10%的糖友发生视网膜病变;

②患糖尿病15年后,约50%的糖友发生视网膜病变;

③患糖尿病25年后,约80%~90%的糖友发生视网膜病变;

④糖友中约有40%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轻微或更严重的症状;

⑤大约只有3%的糖友会因为此疾病而遭受严重的视觉损伤;

⑥一般来说,糖友患糖尿病的时间越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就越高。

糖友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糖友对眼部病变的预防尤为重要。积极预防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①注意饮食清淡,不宜食用高脂和高糖食物。糖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多吃绿色蔬菜。

②积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③避免或减少紫外线、强光的刺激,不要长时间注视光亮的屏幕,连续用眼1小时应休息远眺5~10分钟。

④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按时、按医嘱服药。

⑤定期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希望各位糖友都能拥有一双明亮澄清的双眼。

北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简介

肾病内分泌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共有临床医生1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科室下设住院病区、专家门诊和血液透析室。住院病区设置普通病床50张、重症病床5张。

临床工作中,科室重视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强调治疗方法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善于将中医的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配合西医治疗,优势互补,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中医疗法有口服药(汤剂、片剂、丸剂、胶囊、冲剂等)、外用药、针灸、中药熏洗、穴位注射等,在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难治性泌尿系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甲状腺疾病等方面已形成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同时我科围绕疾病特点,开设了糖尿病教育中心—“自我管理学校“、病区循环健康教育讲堂、保健养生操、音乐疗法调节情绪等,提供中药养生茶饮、肾病及糖尿病膳食,还在铜川地区率先建立了营养专科门诊,为患者制定糖尿病食谱及个体化运动方案,可明显改善血压、血糖、血脂、肌酐、尿蛋白等多种指标,进一步保证诊疗效果。总之,科室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技术精湛、功能完善、环境舒适、服务一流的诊疗环境。

血液透析室:拥有德国贝朗Dialog+血透机5台(其中血液透析滤过机1台),德国费森尤斯S血液透析机5台(全部拥有在线KT/V监测功能,可在线监测患者每次的透析充分性),费森multifiltrateCi-Ca,CRRT机1台。双级反渗水处理机1套(反渗水纯度达99.9%)。我科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各项技术水平成熟,能熟练完成中心静脉临时及长期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高难度手术,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并发症控制率等主要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肾病免疫专科:在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肾结石、血尿、蛋白尿、肾小管酸中毒、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膜性肾病、肾移植术后等疾病上有较好的诊疗水平,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内分泌专科:诊疗范围包括1型、2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性腺、肾腺、甲状旁腺等。

我们是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是一支严谨求实,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医疗团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团队的服务理念。

请持续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ystl/1307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