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结节的十问十答

时间:2016-11-28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也许下一个奇迹就会发生在我身上」

◆◆◆

周成伟副主任医师

日前,宁医院举行了一场关于肺结节的讲座。众多市民来到报告现场,可容纳人的国际学术报告厅几乎座无虚席。

该院胸外科赵晓东主任主持讲座,并就肺结节的CT筛查、早期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肺结节的随访诊治等几个方面作专题报告。讲座针对市民们关心且疑惑的要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以科普形式表达专业知识,赢得与会市民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后还推出胸外-呼吸-影像科共同参与的三科会诊,为众多携片前来的市民答疑解惑。

将市民们最关心的一些话题和赵晓东主任的解答做了归纳。

什么叫肺结节?

肺结节(pulmonarynodule,PN)是指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3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单发或多发肺部结节病变,不伴肺不张、肺门增大和胸腔积液的表现。目前将直径大于8mm、小于或等于3cm的肺结节称为典型肺结节,而将小于或等于8mm的肺结节称为小结节(亚厘米结节)。

一般而言,结节的恶性概率随着结节直径的增大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直径<5mm的SPN(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为0~1%,直径为11~20mm的SPN的恶性概率为33%~64%,直径>20mm的SPN的恶性概率达到64%~82%。磨玻璃样SPN恶性的可能性为59%~73%。

体检报告单上写着“肺部片状阴影”或“肺结节”,是不是得了肺癌?

胸部X光片和CT检查是诊断胸部疾病的常用手段,每年体检时总会有个别朋友被告知肺部发现有“阴影”或“小结节”。很多人怀疑自己患了肺癌,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因此蒙上阴影,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其实,胸片显示为“阴影”的疾病,除了少数为肺癌、肺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外,最多见的还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同样,并非所有的小结节都是恶性的,大部分还是良性病变。

为什么我不抽烟,也会有肺部小结节?

造成肺部结节的原因,主要是肺部曾发炎或发生过结核性病变,或胸部曾受过外伤引起肺部淤血。这些疾病和外伤的残留物未被人体吸收,久而久之就在肺部形成了瘢痕,也就是结节。此外,也有早期肺癌和肺部转移瘤。良性肺结节多发于年轻人和非吸烟人群中,主要包括感染或非感染性肉芽肿,以及良性肿瘤,如错构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结节通常具有一些明确的危险因素,45岁以上者,年龄越大,罹患肺部恶性结节的风险越高。肺癌的发生率与吸烟时间及每天的吸烟数量成正比。

发现肺部小结节后怎么办?

发现肺部结节后,埋头苦闷忧愁最要不得,到处投医也不可取。正确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面对肺部结节,具有丰富经验的胸科医生一般会给予三种建议:

1)良性的不用刻意复查,每年参加体检即可。

2)可能不妙手术切除更合适,生病固然不好,但能早发现也是一种幸运。

3)继续随访随访可能不是一种“上策”,但很多疾病需要时间来论证。即使是恶性结节,随访期内的再手术干预,不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心理负担很重,可考虑直接手术干预。

经常听说CT三维重建,这到底做什么用?

平时我们看到的CT片提供的是关于肺部病灶的断层面结构,仅仅是二维图像。三维重建是在薄层扫描的基础上,通过特殊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显示出肺部病灶的多角度影像,并合成立体结构。通过分析病灶的局部特征、与周围血管的血供关系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是专科医生鉴别肺结节的一大法宝。

PET-CT对诊断肺结节有用吗?

PET-CT其原理是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葡萄糖摄取与代谢能力。在患者体内注射常见葡萄糖类似物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后,再测量被结节摄取的FDG。其中,恶性结节FDG摄取较多,PE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估算值分别是94.3%与83.3%。对高代谢的病灶进行活检更容易获得可靠结果。有助于无创性鉴别良、恶性结节,甚至还可为选择哪个病灶进行活检或穿刺检查提供重要参考意见,可称为功能导向活检。PET-CT优点明显,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价格昂贵、医保不支付;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种,依然不可能完全准确,肺结核、肺炎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较小的恶性结节,其摄取与代谢葡萄糖的能力较弱,可能不被显示,出现假阴性。

肺部结节需要怎样随访?

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结节大小,优先考虑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推荐亚实性肺结节的处理路径如下:(1)对于直径≤5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对于直径5~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对于直径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2)对于直径≤8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查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1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直径8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查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对于直径15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

这里有两个信息需要补充:

1)实性结节另当别论。

2)肺结节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减少随访次数,因为影像学对结节的定性将会更加准确。

肺结节切除手术是不是一定要打开胸腔?

很多肺部结节患者对于是否手术下不了决心,有一个很大原因是害怕常规开胸的巨大创伤。电视胸腔镜技术是目前解决这种两难局面的最佳选择,通过胸壁的1-3个小切口,即可完成对胸腔内肺部结节的探查和活检。在准确诊断之后,如果是良性疾病,胸腔镜手术可将其完整切除,免去不必要的担心;如果是恶性疾病,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采用胸腔镜下的“肺癌根治术”,既保证了肿瘤的早期根治,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创伤。这样也才真正使健康体检起到应有的作用。

医生手术时如何找到这么小的结节?

直径1cm左右、实质性成分较多的肺结节质地与正常肺组织差别较大,术中一般可触及;而定位质地偏软的亚厘米结节,一直是胸科医生无法回避的难题,很多结节本可先行局部切除,就因为无法准确定位而直接行肺叶或肺段切除,而在术后又找不到结节,无法获得病理确诊。医院胸外科自年起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肺结节定位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听说CT的辐射量比胸片大得多,用CT作为肺部疾病筛查到底合不合适?

随着CT技术的进步及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1年内有限的CT扫描应当是安全的。研究结果显示,CT扫描的肺部结节阳性检出率为24.2%,是胸部X线摄片(6.9%)的3倍。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结果显示,筛查能使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至20.3%,是近10年来肺癌研究最重大的成果之一。80%-90%的患者可通过微创手术彻底切除肿瘤而治愈,无须进一步行放化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故筛查有望使肺癌患者群体的分期前移,从而带动肺癌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简介:周成伟—宁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目前致力于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腔镜下微创手术。

感谢周主任的投稿,如果您也有稿件需要投递,请发送到jiangyt

elscare.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ystl/197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