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减你想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17-1-16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检测手段的提高,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呈增长迅猛态势。相对于甲亢,人们对甲减的了解似乎更少,下面,笔者就跟大家聊聊关于甲减的那些事。

妊娠期甲减与普通人甲减控制标准一样吗

普通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正常范围是0.3~5.0mIU/L。妊娠期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TSH参考范围与普通人群不同。目前尚无妊娠期特异性的TSH参考范围,但国内外一致的观点是在妊娠早期(妊娠12周前)TSH参考范围应低于非妊娠人群20~30%。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推荐TSH2.5mIU/L作为妊娠早期TSH的上限,超过2.5mU/L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甲减”。

孕产妇甲减能否服用甲状腺素

尽管孕产妇甲减广泛使用左甲状腺素(L-T4),但无任何证据表明本品会对胎儿产生危害。就安全性而言,L-T4在美国FDA药品安全等级中属于安全性高的A级,即便是在服用较大剂量L-T4治疗的情况下,哺乳时分泌到乳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量也不足以导致婴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TSH分泌被抑制,因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甲减患者可以放心服用L-T4。

“亚临床甲减”需要治疗吗?

“亚临床甲减”是指血清甲状腺激素(T4、T3、FT4、FT3)水平正常而TSH升高的情况,它是介于正常和甲减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如果不加干预,每年大约有5~15%的“亚临床甲减”发展为“临床甲减”。现有大量证据表明:“亚临床甲减”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受孕几率、孕产期安全及后代智力异常等均有一定关系。

亚临床甲减治疗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甲状腺素(L-T4)治疗能有效地预防甲减的发生;其次,甲状腺素治疗能改善血脂的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三,甲状腺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亚临床甲减的症状,如疲乏、嗜睡、畏寒、抑郁、记忆力下降等等;最后,甲状腺素治疗对卵巢排卵功能减退和不育症的治疗有帮助。但是,也应当注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会增加患者房颤及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的风险。

  总之,亚临床甲减是否需要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区别对待。目前公认以下亚临床甲减患者需要治疗:TSH10mIU/L;合并甲状腺肿;胆固醇显著升高;准备怀孕或处于妊娠期的女性。而对于亚临床甲减伴冠心病患者不主张进行替代治疗。

凡是甲减患者,皆须多吃含碘食物吗?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不是所有“甲减”都与缺碘有关。甲减病人是否需要补碘关键要看导致甲减的原因。只有因单纯缺碘引起的甲减,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碘。事实上,临床大多数“甲减”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即“桥本氏病”)所致,其病因是自身免疫紊乱,这时,非但不宜吃海带、紫菜、海苔等高碘食物,反而要适当控制日常生活中碘的摄入量。这是因为高碘饮食会激活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机制,破坏甲状腺组织,诱发并加重甲状腺炎,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进一步降低。当然,也没必要禁碘,正常进食便可。总之,平常我们所吃的加碘盐已经合适,不用再额外摄入碘。

甲减纠正以后便可以停药吗?

导致甲减的病因很多,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疗后、抗甲状腺药物服用过量、碘缺乏、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等。其中,大多数甲减(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疗后)都是永久性的,需要终身服药。只有少部分甲减(如亚急性甲状腺炎、药源性甲减或碘缺乏甲减)是暂时性,可经治疗后痊愈,而无需终身服药。

  专家提醒:许多患者将终身服药看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大可不必。“甲减”表明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替代治疗的目的就是补充身体缺少的甲状腺激素。一般服用几周后甲状腺功能便可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如果随意停药,原来消失的症状(如怕冷、少汗、乏力、嗜睡、精神不振等)可在1~3个月内再次出现。尤其在怀孕期间,此时母亲对甲状腺素的需求增加,若补充不足,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成医院

拥有“TOP中国甲乳名医堂”多名专家鼎力支持!

如哈尔滨医院代文杰教授、中医院祁永发教授、上海医院王宇教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步斌、成都蜀都甲状腺专科学科带头人刘国平主任。重点治疗甲亢(高危)、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等!

医院特色

中国第一家成立“TOP中国甲状腺名医堂”的医院

西南第一家MDT多医院

医院专家坐诊,汇聚全国50医院数百位专家坐诊

不出川、不排队、到蜀都看名医

成都蜀都甲状腺专科

诊疗范围: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肿大、桥本氏病、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

官方网站: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ystl/562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