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2种常见恶性肿瘤如何筛查和预防来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0110/7745188.html
4月14日,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医院发布《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针对肺、肝、胃、大肠、食管、乳腺、宫颈、子宫、卵巢、前列腺、甲状腺以及淋巴系统12种常见恶性肿瘤,分析高危人群,给出筛查建议和预防措施。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重庆市癌症中心和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表示,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癌症还是一种慢性疾病,可防可控。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可以预防的癌症就是要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切断致癌的过程和途径。”
“即便一些癌症无法避免,但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癌,也是可以治愈的。”吴永忠说,例如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5%以上;早期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几乎可达%;即便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直肠癌等,早期发现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五年生存率也在90%以上。
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
肺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
2、年龄≥50岁。
3、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
4、特殊职业者(矿工、厨师、化工原料接触者等)。
5、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慢性炎症)。
筛查建议:
1、定期肿瘤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有效手段,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非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发现肺部小结节或毛玻璃样改变的病灶,要定期随访,咨询肺癌专家门诊。
2、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3、胸片不能作为筛查手段,PET-CT不能作为筛查手段。
预防措施:
1、戒烟,拒绝“二手烟”。
2、特殊职业者做好个人防护。
3、房屋通风,尤其是厨房、卧房等区域。
4、健康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5、适量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分钟。
6、生活环境干净舒适,尽量避免环境污染。
7、保持良好心态。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家族史,或肠癌病史。
2、年龄≥45岁。
3、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4、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5、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
2、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有肠道报警症状者,立即专科就诊(注:肠道报警症状即有便血、肛门坠胀、粘液便、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
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做好肿瘤风险筛查。
2、合理膳食结构,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3、适当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4、及时治疗便秘,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乳腺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家族史。
2、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等癌前病变。
3、胸部放射治疗史。
筛查建议:
1、一般女性:40-70岁每半年超声检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70岁以上每年1次超声检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高危人群:35岁起每半年超声检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乳腺磁共振检查、BRCA基因突变检测。
预防措施:
1、适量运动,健康膳食,避免肥胖。
2、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避免熬夜。
3、慎用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和药物,如蜂王浆、蜂胶、雪蛤、避孕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5、适龄婚育,至少半年母乳喂养。
6、一般女性定期接受专科检查。
肝癌
高危人群:
1、肝癌家族史。
2、男性年龄≥45岁。
3、慢性乙肝或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嗜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超声检查,1次甲胎蛋白检测。
2、高危人群:甲胎蛋白检测阳性,每2~3个月检查1次,必要时CT、多模态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检测阴性,可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和血浆游离微小核糖核酸的检测。
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
2、禁食霉变食物和被污染的水。
3、戒烟戒酒,适量锻炼。
食管癌
高危人群:
1、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
2、年龄≥40岁。
3、反复反酸、吞咽不适等消化道症状。
4、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渍、热烫、粗硬、霉变食物。
5、吸烟和重度饮酒。
6、Barrett、食管炎或癌前病变。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应立即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预防措施:
1、多吃新鲜食物,戒烟戒酒。
2、忌食过烫、过硬食物,细嚼慢咽。
3、积极诊治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息肉、憩室等。
胃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2、年龄≥40岁。
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4、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筛查建议:
1、内镜筛查:高危人群应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
2、定期幽门螺旋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检测。
预防措施: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
2、积极治疗慢性胃病,如萎缩性胃炎等
3、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宫颈癌
高危人群:
1、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
2、HIV感染者。
3、性生活较早,不洁性生活史,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
4、有多次孕产史。
5、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史。
筛查建议:
(一)筛查项目推荐
1、宫颈/阴道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3、有条件提倡联合筛查(细胞学+HPV)。
(二)筛查年龄及频率
1、有性生活史的21岁以上女性。
2、21-29岁女性,每两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
3、30岁以上细胞学和HPV病毒联合检测,如果两项结果都正常,可间隔3年再筛查。
4、65-70岁的老年妇女,10年内连续三次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
5、孕期第一次孕检时筛查。
6、既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应每年筛查,至少20年。
7、筛查避开月经期,前24小时内无性生活,不做阴道灌洗或上药,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
2、适龄接种HPV疫苗。
3、按照不同年龄段接受筛查。
4、管理和规范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卵巢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
2、有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及相关基因携带者。
3、40岁以上未受孕生育者。
4、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者。
筛查建议:
1、健康体检应包括妇科检查、盆腔超声。
2、年龄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盆腔超声。
3、有家族史者建议遗传咨询及相关基因检测。
预防措施:
1、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
2、医生指导下口服避孕药。
3、年龄50岁以上的子宫良性疾病须子宫切除者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和/或卵巢。
4、遗传相关基因BRCA1/BRCA2等突变携带者完成生育后可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Lynch综合征、子宫内膜癌、肠道肿瘤等,或卵巢癌、乳腺癌患病史。
2、年龄≥45岁,患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
3、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4、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5、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性卵巢肿瘤史。
6、初潮早、不孕、不育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年筛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
2、绝经前子宫内膜厚≥10mm者,绝经后子宫内膜厚≥5mm者结合临床症状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和/或诊刮。
预防措施:
1、出现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及时就诊。
2、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锻炼。
3、Lynch综合征者可行预防性子宫切除。
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
1、前列腺癌家族史。
2、年龄≥50岁。
3、BRCA1/2基因突变。
4、高脂高糖饮食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需做直肠指诊进行初筛,并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前列腺癌筛查指标)。
1、PSA1ng/L,每2年复查1次。
2、PSA1-4ng/L,每1-2年复查1次。
3、PSA或直肠指诊异常,需要进一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仍怀疑前列腺癌病例需要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
预防建议:
1、适度体育锻炼。
2、合理膳食,尤其是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3、适量补钙,适量食用乳制品、绿茶。
淋巴瘤
高危人群:
1、淋巴瘤家族遗传史。
2、过量放射线辐射史。
3、染发剂、苯、甲醛等有害化学制剂接触史。
4、艾滋病毒、EB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感染者。
5、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每年1次全身浅表淋巴结和腹部肝脾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腹部(肝、胆、胰、脾、肾)彩超和腹腔淋巴结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
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适量锻炼。
2、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制剂、电子辐射及放射线。
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
1、甲状腺癌家族史者,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见。
2、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
3、长期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及放射性损伤,特别是幼年、青少年时期接受了电离辐射的人群。
4、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5、乳腺、卵巢等与雌激素异常相关疾病患者。
筛查建议:
1、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
2、高危人群视具体情况3月、半年、一年复查。
3、复查内容:高敏度超声,甲状腺功能、颈部与甲状腺增强CT检查,必要时细胞学检查及基因检查。
预防措施:
1、定期健康体检。
2、避免过量辐射照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
3、避免雌激素滥用。
4、注意碘摄入平衡。
5、积极处理治疗其它甲状腺疾病。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石亨
编辑:苏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巴渝大地“擂战鼓”
新突破!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重庆初三高三复课“防疫指导”来了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癌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