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主播查出甲状腺结节,一个决定拯救了她
N海都记者林宝珍通讯员伍世军
黄琳(化名)是一名知名网络主播,前不久,体检发现一个大约1.2厘米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提示恶性风险等级为4级,恶性可能性比较大,医生建议手术切除。
幸运的是,在咨询医院甲状腺外科王鸿程主任后,黄琳接受“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细胞学检查发现,结节并非恶性,也不需要手术。这让她欣喜万分。
对此,王鸿程主任表示:发现甲状腺结节,千万不能“以貌取人”,细针穿刺作细胞学检测很有必要,可避免不必要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拯救很多人的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示意图)
01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
3人当中有1人
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王鸿程在给患者做甲状腺超声检查
“甲状腺疾病是一个常见病,而且发病率很高,我们一年做了将近例甲状腺手术,绝大部分都是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的。”医院甲状腺外科王鸿程主任介绍,甲状腺是一个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器官,长在我们颈部正前方靠下的位置。甲状腺结节就是那些长在甲状腺上的“小疙瘩”“小团块”。很多因素可导致长甲状腺结节,如甲状腺炎症、情绪波动大、接触了放射线、自身免疫紊乱、家族遗传、碘摄入量有问题等等。
据统计,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2.4%,也就是说每3人就有一个患有甲状腺结节。特别是近年,随着高清超声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体检的重视,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大“热门”。
“总的来说,甲状腺结节良性多、恶性少,大概5%-10%为恶性。因此,发现甲状腺结节首先要判断结节的性质。”王鸿程主任说。
02
细针穿刺是诊断金标准
可以“拯救”甲状腺
医生在给患者做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
目前,高清的甲状腺彩超检查,是筛查甲状腺结节最有效的办法,能够发现只有1-2毫米的结节,还能较好确定结节的数目、位置、形态、边界、质地、硬度、血供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但是,彩超检查只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间接依据,诊断的金标准是细针穿刺活检(FNA)。”王鸿程主任介绍说,甲状腺穿刺是在B超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抽吸病变部位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以获得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直接证据。
甲状腺切除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需要终身服药,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还可能出现疤痕、声音嘶哑等副作用。现在越来越多专家对甲状腺切除持谨慎态度。
“细针穿刺检查,其实也是为了拯救甲状腺。”王鸿程主任说,国外都是以细针穿刺的结果来评估手术和方案。首先,细针穿刺可确定结节的性质,为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它对淋巴结也有很高的特异性,为是否需要大范围清扫淋巴结等方案提供了依据。
此外,细针穿刺还可以避免漏诊、误诊。王主任的门诊就曾接诊过多例从基层转来的甲状腺患者,结节不大(不到2厘米),超声鉴定为良性,但细针穿刺后发现为滤泡性肿瘤,而这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03
穿刺会“针道种植”吗?
不必担心!
王鸿程(左一)及团队在给患者做甲状腺消融手术
一些甲状腺患者担心细针穿刺“太痛”,还有的担心肿瘤细胞通过针道“种植转移”。
对此,王主任说,我们现在甲状腺穿刺用的是25G的细针,“针头仅头发丝大小,比普通肌肉注射用的针头(22G)还细得多!”因此,患者的疼痛感很轻,操作时一般不需要打麻醉。
另外,美国曾做过一项多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研究,发现“针道种植转移”的发生率为0.14%,而使用25G细针则未发现有种植转移。“因此,可以放心接受甲状腺细针穿刺。”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测呢?根据《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版)》,其适应症有:
A
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恶性征象者应考虑行穿刺活检;
B
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
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恶性征象。
伴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
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综合征病史。
18F-FDGPET显像阳性。
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专家介绍:
王鸿程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甲状腺血管疝外科行政主任
国际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IAES)注册会员
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甲状腺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甲状腺超声介入学组常务副主任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患了甲状腺结节,我来告诉你有什么不能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