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癌症发病率下降,我们却在上升

时间:2017-6-26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年版《癌症预防的营养与运动指南》是美国防癌抗癌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图为年1月12日,在对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宣布将发起一项寻找癌症治愈疗法的“登月计划”

来源:《健康时报》

导语:

美国癌症死亡率在20世纪一直在增长,但是在年后,开始逐渐降低,至年居然就下降了22%,这让超过万人免于癌症死亡。

相比10年前和20年前,人们现在直观的感觉似乎是:亲戚或朋友中有人得癌症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原先多见于老年人的癌症,也出现了向青壮年甚至少年扩散的趋势。

为什么癌症病人增多了?除了医学水平提高,有更多的病例被发现之外,癌症的发病确实呈上升趋势。现在没得,不代表哪一天癌症不会找上门。但是,就在我们为癌症苦恼时,美国人的癌症发病率却在下降…下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美国人癌症发病下降了,我们却在上升

先来看一个权威的数据。下面是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领域最权威的期刊CACancer上公布的数据: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在持续增加!“癌症持续增加”是啥意思呢?只要你在中国人这个群体里,你就会在这个大趋势里。你癌症的发病率也正在增加,没有人能逃离这个大趋势。

那我们是不是没啥hope(希望)了,其实不见得哦!美国就实现了逆转!这是CACancer上发布的美国癌症趋势图:

从上图中,你会发现:美国癌症死亡率在20世纪一直在增长,但是在年后,开始逐渐降低,至年居然就下降了22%,这让超过万人免于癌症死亡。为啥咱们国家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在增加,而人家美国却在减少呢?

2.看看美国人咋防癌抗癌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年版《癌症预防的营养与运动指南》是美国防癌抗癌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份颇为宝贵的科普资料。

1、吃:美国的防癌食谱

癌症的发生,既与大环境污染、饮食安全、遗传有关,也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以饮食安全为例,动物实验证实,如果在食物中加入黄曲霉素,数月之内就会让一只健康的老鼠患上肝癌。很多人不在意食品选择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这就为癌症的发生埋下了潜在的危险因素。

美国癌症研究所曾公布抗癌新食谱——低脂肪、高纤维、纯天然。研究发现,只要饮食习惯合理,许多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1)多素少荤

只靠一种食物单打独斗无法降低癌症危险,但如果把它们合理地搭配起来,效果就会迥然不同。就餐时,素食至少要占2/3,而动物蛋白最好不超过1/3。

2)每天5份果蔬

超重会增加结肠癌、食管癌和肾癌等多种癌症发病几率。而水果蔬菜既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又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专家建议,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蔬菜。

3)叶酸早餐

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补充叶酸的最佳方法不是吃药,而是多吃水果、蔬菜和强化谷物食品。叶酸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每天早餐中的谷物和全麦食品是叶酸的最好来源。其他富含叶酸的食物还包括:橙汁、柠檬、草莓、芦笋、鸡蛋、鸡肝、豆类、菠菜、莴苣等。

4)少吃加工熟食

偶尔吃一次三明治或热狗,对健康并无大碍。但少吃腊肠、火腿之类的加工肉食,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另外,熏肉和咸肉中潜在的致癌物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5)西红柿防前列腺癌

吃西红柿可降低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因为西红柿中丰富的番茄红素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还显示,番茄汁、番茄酱等西红柿制品也具有抗癌的潜力。

6)时常喝绿茶

每天上班给自己泡杯茶吧。经常喝茶会降低膀胱癌、胃癌和胰腺癌的发病率。其中,绿茶具有较强的抗癌功效,它可以预防结肠癌、肝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

7)控制饮酒量

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都与饮酒密切相关。饮酒还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美国癌症协会表示,即使男性日饮酒量控制在2杯,女性每日1杯,仍然会增加癌症发病率。

8)喝白水最好

喝白水比其他饮料有助于增加排尿量,可以更好地稀释膀胱中潜在的致癌物。

9)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类蔬菜是最经典的抗癌蔬菜,包括西兰花、菜花、卷心菜、甘蓝菜和羽衣甘蓝,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抗击结肠癌、肺癌、宫颈癌等。

10)炸、烤、焙增加患癌风险

在高温下炸、烤或焙会导致肉食形成某些化学物质,增加致癌危险。而蒸、煮、炖等烹调方式相对较安全。另外,炖肉时最好加一些富含营养和防癌作用的蔬菜。

11)新鲜草莓和树莓果汁

草莓和树莓中含有植物营养素鞣花酸,这种强效抗氧化剂可通过多种方式抗击癌症,使致癌物质失去活力并减缓癌细胞生长。

12)少吃糖

虽然糖未必会直接导致癌症,但热量摄入过多,是肥胖的重要病因之一。而肥胖又是一大癌症风险。因此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可以作为糖的替代品。

2、运动:记个“”

美国《癌症预防的营养与运动指南》提示,癌症患者要进行有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一周两次的力量训练。

锻炼可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锻炼也被证实可改善生活质量,消除疲劳、心理困扰、抑郁等症状。

1)运动遵循“”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运动,患癌风险就能有效降低。在为自己和家人制订运动计划的时候不妨遵循“”:

1)每天最好运动一次;

3)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

5)如果不能保证天天运动,争取一周运动5次;

7)运动的心率约等于减去年龄。

2)中老年人推荐走路

运动方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体状况而有所侧重和调整,运动强度也要适当。对于中老年人,推荐走路。走路时要抬头挺胸大步走,手也别闲着,要时而两臂挥起,时而用手指抓手心,既有利于局部按摩,又能让心情更加愉悦。

3.生活:远离烟酒、肥胖

烟酒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肥胖更不用说了,跟17种癌症有关系,这些都得避而远之。

1、远离烟酒

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更大。您可千万别说:我家二大爷吸了一辈子烟照样活到80岁,这只是个例,也是您的自我安慰。吸烟不仅和肺癌有关,它还会让人更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都是铁证如山。加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排第一位,1/3在中国。

  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万,死亡约万人。

  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万,万人死亡。

  肺癌发病率第一,每年新发病约为60万人。

  年新增万癌症患者,死亡万。

  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到年将达到万人。

触目惊心的现实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万例,平均每天确诊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10秒钟就有一人确诊。

新加坡每死亡的3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台湾每死亡的4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中国大陆每死亡的5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全球处于癌症大爆炸时代!

重疾开始年轻化1姚贝娜

中国流行女歌手,年1月16日因乳腺癌去世,年仅34岁。

2安钧璨:

中国台湾歌手,演员,年6月1日,因肝癌病发逝世,终年32岁。

3李娜:

被称为最美癌症女孩,登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备受   我们相信10年以后中国3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肝

癌、肺

癌、胃

癌。

  肝

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

  肺

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

  胃

癌,是因为我们的食物。

  有多少人30年以前,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边上谁谁谁有癌症,那个时候癌症是一个稀有的名词,今天癌症变成了一种常态。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阿里巴巴淘宝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这时候我真睡不着觉了。

最后提醒大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注意好身体才是首要的!

  预防大于治疗,今天不舍得花钱预防,以后会花更多的钱去治病!

  朋友,从年轻时觉得自己还健康的时候就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罗永章对记者说:“全世界做了30年,我们第一个做成功了。肿瘤细胞会大量分泌一种蛋白质,我们根据它含量的高低,就有可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得肿瘤了。所以我现在鼓励早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就像一个种子的萌芽,你把一颗芽拔掉很容易,长到参天大树,你拔都拔不起来,就是拔起来,那个根还会发芽,所以早发现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检测技术,对血浆内细胞碎片所携带的异常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得出被测者体内癌细胞病变情况。通过8家医疗机构临床试验与研究显示,该项技术的应用或可实现提前3年发现潜伏体内的癌症或癌前病变。该项技术是目前中国第一个肿瘤检测技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博士专程发来贺信,称赞这项成果“向攻克癌症前进了一大步”。

面对癌症恶魔,早发现是根本。

权威共识--癌症是可防可治

癌前阶段:可实现%的预防

早期癌症:可实现80%的治愈

目前,医院只能检测发现已经存在的肿瘤,检测不出早期的癌变信息

俗话说,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0”

早检测,早预防,早治疗。只有做到这一点,每个家庭才能远离这悲剧的发生,幸幸福福过一生!

欢迎您参与“百万家庭无癌症”公益推广!

有意愿的您请咨询转发这篇文章朋友定会让您得到一个健康的身心!

祝健康!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jbzs/720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