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时间:2021-3-11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SVPTC)

安医大二附院储荣先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SVPTC)是甲状腺乳头癌(PTC)的一种亚型,由Vickery于年首先描述,该亚型多见于年轻人,约占PTC的0.7%--5.3%。

高风险因素:儿童时期(0-4岁)射线暴露;且患病率与放射量呈正相关。

病理

1.肿瘤弥漫性累及一侧或双侧甲状腺;

2.无数不规则而粗短的微乳头形成,位于淋巴管小裂隙腔内,亦可有实心性细胞巢;

3.广泛的鳞状上皮化生;

4.大量沙粒体钙化;

5.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6.明显的纤维化。

DSVPTC最可能被误诊为良性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如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对病理诊断的认识:

DSVPTC患者多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背景,癌灶分布不均匀,完全有可能细针穿刺结果是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按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DSVPT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亚型,临床病理常诊断为乳头状癌,或者病理切片是多灶性微小乳头状癌,也可能在大体病理上见到较大结节状乳头状癌病灶,而忽略周围甲状腺组织内的弥漫性病变。

病理诊断是乳头状癌,而超声和其他影像学上甲状腺弥漫性微小钙化,即是DSVPTC的特征性表现。

全国两会

临床表现:

DSVPTC多发生在20-30岁左右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时发现。大约80%就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约50%以上患者是以颈部包块就诊。

检查:甲状腺单侧或双侧叶轻度~中度增大,质韧偏硬,表面不光整,触之无明显压痛。颈前和颈侧区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质硬。

甲状腺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内多数微小钙化。

超声表现

第一部分

1、典型超声表现:

①甲状腺单侧叶或者双侧叶轻中度增大,弥漫性改变,甲状腺多呈低回声,弥漫性病变占据甲状腺叶的大部或者全部。

②在病变叶内分布沙粒状钙化,钙化点约1~2mm,散在分布全叶或聚集成团,呈“暴风雪”征。

③甲状腺病变区域内血流信号稀少杂乱,少部分患者血流信号丰富。

第二部分

2.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发现90%~%病例伴同侧颈部Ⅲ区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约50%~70%伴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声像图表现与甲状腺癌乳头状淋巴结转移相同。

第三部分

3.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

①弥漫均匀型:甲状腺背景较均匀,沙粒状微小钙化弥漫性、较均匀分布在增大的甲状腺内。本型约占DSVPTC病例的30%左右。此型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

②弥漫结节型: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病灶中心有低回声结节样改变,结节极不规则,边界不清,沙粒状钙化杂乱分布,浓聚或者稀疏分布于病灶内或分布于整叶内,血流信号增多。本型较多见,约占DSVPTC病例的60%~70%。

③弥漫囊肿型:甲状腺重度增大,较大囊肿直径可达3~5cm,囊肿壁和残余甲状腺满布沙粒状钙化。此型易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现沙粒状钙化和寻找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是鉴别诊断的要点。本型极少见,约占DSVPTC病例的3~5%,因为少见,以囊肿为主,极易误诊。

病例一

患者,中老年女性;

主诉:怕冷、多泪半年余;

病史:20多年前患甲亢,吃药自愈,未复查;血小板增多症;近期有思睡、记忆力下降,懒言,体重增加。

辅检:T3、T4↓,TSH↑,甲状腺球蛋白和过氧化物酶抗体↑,血小板↑;

超声提示:

1、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2、甲状腺右侧叶弥漫性细点状钙化

3、右侧颈部III区淋巴结形态结构异常

初步诊断:甲减

甲状腺癌

血小板增多症

病例二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图片五

图片六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患者,中年女性;

主诉:自觉颈部不适一周;

入院诊断:颈部包块;

辅检:(-);

胸部CT:肺部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

1、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2、甲状腺右侧叶多发细点状钙化(弥漫硬化型Ca?)

3、右侧颈部Ⅱ-Ⅳ区淋巴结形态结构异常

穿刺:桥本氏甲状腺炎

术后:乳头状癌伴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病例三

患者青年男性

辅检:(-)

胸部CT:(-)

超声提示:

1、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2、甲状腺左侧叶低回声灶伴钙化

3、甲状腺左侧叶多发细点状钙化

4、左侧颈部III区淋巴结形态结构异常

穿刺:桥本氏甲状腺炎

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例四

■患者青年女性;

■弥漫性结节型;

病例五

■患者青年男性性;

■弥漫性囊肿型;

鉴别诊断

1.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双侧、对称性、弥漫性改变,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不均匀,实质粗糙回声偏低,而不伴沙粒体,急性期可伴甲亢,甲状腺内血流信号极其丰富,而DSVPTC血流信号稀疏。

2.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内弥漫性病变,病变区呈不均匀片状、或云雾状极低回声,可累及单侧叶,多为双侧叶,极易混淆。但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灶区无沙粒状钙化。

3.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结节状改变,常伴沙粒状钙化,与正常甲状腺有确切的分界,而DSVPTC侵蚀甲状腺整叶,几乎无残存正常甲状腺组织结构。

4.结节性甲状腺肿:DSVPTC最不会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混淆,但是,以囊肿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认为是良性,因为甲状腺癌囊性变很少,DSVPTC囊性变罕见,其鉴别点就是甲状腺实质内的微钙化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DSVPTC一旦囊性变,提示病程较长,恶性程度较高,几乎都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临床意义

DSVPTC好发年轻人,较PTC侵蚀性强、转移早、预后差,而临床和声像图极易误诊。掌握声像图特点,可在患者就诊的第一时间确诊,对患者预后关系重大。对甲状腺可疑病变应常规做甲状腺穿刺活检。

end

安医大二附院超声诊断科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lctx/1199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