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的内分泌不良反应甲状腺,怎么又是

时间:2021-7-7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绋嬪皯涓鸿鐧界櫆椋? http://m.39.net/news/a_8096418.html

之前在《“是药三分毒”——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里简要介绍了甲状腺炎是常见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深究下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障碍是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是常说的PD1抑制剂)最常见的内分泌免疫障碍。

他的一个特殊记忆点在于,与常见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如皮疹、手足反应、高血压等等,甲状腺功能异常较为少见。一线化疗的不良反应中也较少提及甲状腺,独独在免疫治疗中提及的最多。

近期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在满篇的注意事项中,又瞥见了“甲状腺”、“优甲乐”(人工甲状腺激素)等等字样,不禁想: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特意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制定了疫苗接种指南,简单概括一下,就是用药控制良好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如果控制不好,那就先不接种。

疫苗和PD1抑制剂是大众所熟知的两个主要的免疫治疗,均与甲状腺相关,那么这种联系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看看甲状腺是做什么的,人卫版的教科书上写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而甲状腺素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激素。如果因为甲状腺肿瘤进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术,那么术后一定要补充人工甲状腺素,就是左甲状腺素钠,俗称“优甲乐”。

在免疫治疗中,甲状腺作为内分泌靶器官,容易受到牵连,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有可能是因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组织破坏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组织破坏造成的,最终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失调。

既然与甲状腺素的分泌相关,那么就有分泌过少和过多两种情况。

分泌过少,也称甲状腺功能减退,再简单一点,叫做甲减。我们多次提到的帕博利珠单抗(K药)发生治疗相关甲减的概率约为8.5%,纳武利尤单抗(O药)甲减发生率约为8.0%[1],国产PD1单抗SHR-临床研究数据分析显示甲减发生率为10.5%[2]。

分泌过多,也称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是常说的甲亢。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不良事件中,甲亢的发生明显低于甲减,并且甲亢往往只是甲减发生前的一过性变化。K药发生治疗相关甲亢的概率约为3.7%,O药甲亢发生率约为2.8%[1],使用SHR-的86例患者只有1例发生了甲亢[2]。

对于成年人来说,甲减的表现就是“很丧”,淡漠嗜睡怕冷、食欲不好等,甲亢就是相反的“亢奋”,激动烦躁怕热、进食增加等等,所以如果在免疫相关治疗中,甚至在平常生活中,如果觉得自己吃的特别多,怎么吃都不胖,还真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相信科学,说不定是甲状腺在作祟。

[1]Arnaud-CoffinP,etal.IntJCancer,Aug1;(3):-

[2]祁玲等.中华肿瘤杂志,,40(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lctx/1255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