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癌症可预防版最全癌症预

时间:2020-10-9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万,平均每天1万人确诊,平均每分钟有超过7个人患癌。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发布的《年全球癌症报告》指出,全球排名前三的癌症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在美国大约40%的癌症病例可以预防。

吸烟、超重或肥胖、喝酒、紫外线、不良饮食、感染等为30岁以上成年人最主要的也是可以避免的癌症风险因素,究竟它们与哪些癌症有关?

有些人与“危险因素”看似无关,却仍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又是为何?

事实上,每种癌症的发病都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不同年龄段,处于不同风险阶段的我们,都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与早筛。

近日,重庆市癌症中心联合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分别发布了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以下简称《推荐》)。

重庆版《推荐》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以及淋巴瘤等12种常见恶性肿瘤。

上海版《推荐》则覆盖20种常见恶性肿瘤,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新增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卵巢癌、骨肿瘤、软组织肉瘤、白血病等瘤种,更新了大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食管癌的预防与筛查建议。

重庆版《推荐》:

1肺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

■年龄≥50岁

■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

■特殊职业者(矿工、厨师、化工原料接触者等)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慢性炎症)

筛查建议

■定期肿瘤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有效手段,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非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发现肺部小结节或毛玻璃样改变的病灶,要定期随访,咨询肺癌专家门诊

■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胸片不能作为筛查手段,PET-CT不能作为筛查手段

预防措施

■戒烟,拒绝“二手烟”

■特殊职业者做好个人防护

■房屋通风,尤其是厨房、卧房等区域

■健康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分钟

■生活环境干净舒适,尽量避免环境污染

■保持良好心态

2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家族史,或肠癌病史

■年龄≥45岁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筛查建议

■一般人群: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有肠道报警症状者,立即专科就诊

(注:肠道报警症状即有便血、肛门坠胀、粘液便、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做好肿瘤风险筛查

■合理膳食结构,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适当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及时治疗便秘,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3乳腺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家族史

■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等癌前病变

■胸部放射治疗史

筛查建议

■一般女性:40-70岁每半年超声检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70岁以上每年1次超声检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高危人群:35岁起每半年超声检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乳腺磁共振检查、BRCA基因突变检测

预防措施

■适量运动,健康膳食,避免肥胖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避免熬夜

■慎用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和药物,如蜂王浆、蜂胶、雪蛤、避孕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适龄婚育,至少半年母乳喂养

■一般女性定期接受专科检查

4肝癌

高危人群

■肝癌家族史

■男性年龄≥45岁

■慢性乙肝或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嗜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超声检查,1次甲胎蛋白检测

■高危人群:甲胎蛋白检测阳性,每2~3个月检查1次,必要时CT、多模态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检测阴性,可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和血浆游离微小核糖核酸的检测

预防措施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

■禁食霉变食物和被污染的水

■戒烟戒酒,适量锻炼

5食管癌

高危人群

■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

■年龄≥40岁

■反复反酸、吞咽不适等消化道症状

■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渍、热烫、粗硬、霉变食物

■吸烟和重度饮酒

■Barrett、食管炎或癌前病变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应立即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预防措施

■多吃新鲜食物,戒烟戒酒

■忌食过烫、过硬食物,细嚼慢咽

■积极诊治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息肉、憩室等

6胃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年龄≥40岁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筛查建议

■内镜筛查:高危人群应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定期幽门螺旋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检测

预防措施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

■积极治疗慢性胃病,如萎缩性胃炎等

■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7宫颈癌

高危人群

■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

■HIV感染者

■性生活较早,不洁性生活史,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

■有多次孕产史

■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史

筛查建议

(一)筛查项目推荐

■宫颈/阴道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有条件提倡联合筛查(细胞学+HPV)

(二)筛查年龄及频率

■有性生活史的21岁以上女性

■21-29岁女性,每两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

■30岁以上细胞学和HPV病毒联合检测,如果两项结果都正常,可间隔3年再筛查

■65-70岁的老年妇女,10年内连续三次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

■孕期第一次孕检时筛查

■既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应每年筛查,至少20年

■筛查避开月经期,前24小时内无性生活,不做阴道灌洗或上药,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

■适龄接种HPV疫苗

■按照不同年龄段接受筛查

■管理和规范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7卵巢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

■有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及相关基因携带者

■40岁以上未受孕生育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者

筛查建议

■健康体检应包括妇科检查、盆腔超声

■年龄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盆腔超声

■有家族史者建议遗传咨询及相关基因检测

预防措施

■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

■医生指导下口服避孕药

■年龄50岁以上的子宫良性疾病须子宫切除者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和/或卵巢

■遗传相关基因BRCA1/BRCA2等突变携带者完成生育后可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9子宫内膜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Lynch综合征、子宫内膜癌、肠道肿瘤等,或卵巢癌、乳腺癌患病史

■年龄≥45岁,患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

■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性卵巢肿瘤史

■初潮早、不孕、不育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每年筛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

■绝经前子宫内膜厚≥10mm者,绝经后子宫内膜厚≥5mm者结合临床症状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和/或诊刮

预防措施

■出现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及时就诊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锻炼

■Lynch综合征者可行预防性子宫切除

10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

■前列腺癌家族史

■年龄≥50岁

■BRCA1/2基因突变

■高脂高糖饮食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需做直肠指诊进行初筛,并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前列腺癌筛查指标)

■PSA1ng/L,每2年复查1次

■PSA1-4ng/L,每1-2年复查1次

■PSA或直肠指诊异常,需要进一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仍怀疑前列腺癌病例需要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

预防措施

■适度体育锻炼

■合理膳食,尤其是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适量补钙,适量食用乳制品、绿茶

11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

■甲状腺癌家族史者,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见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

■长期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及放射性损伤,特别是幼年、青少年时期接受了电离辐射的人群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乳腺、卵巢等与雌激素异常相关疾病患者

筛查建议

■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

■高危人群视具体情况3月、半年、一年复查

■复查内容:高敏度超声,甲状腺功能、颈部与甲状腺增强CT检查,必要时细胞学检查及基因检查

预防措施

■定期健康体检

■避免过量辐射照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

■避免雌激素滥用

■注意碘摄入平衡

■积极处理治疗其它甲状腺疾病

上海版《推荐》: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软组织肉瘤、骨肿瘤、皮肤癌、黑色素瘤)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肺癌、脑部肿瘤、膀胱癌、白血病)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胰腺癌、肝癌、胆囊癌)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版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大肠癌、食管癌、胃癌)

好文推荐:

资料来源

[1]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全球癌症报告》

[2]上海市抗癌协会.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3]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医院.《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

本文编辑:秦嫣投稿与合作请联系:gansl

helianhealth.

转载注明  http://www.qblsw.com/lctx/1114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桥本氏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